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BRIAN4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綜合討論] [分享] 進化論係咪真?定係創造論

 關閉 [複製鏈接]
61#
發表於 3-5-2006 17:19:22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骨奴 at 2006-5-3 10:05:


一句話就講哂,,自有永有,,,神是不會給製造的,,正如能量是不能給創造

E=mc(2)

聖經說 神在第x天創造光和暗和空間!

根據相對論,,m=質量 和 c 是光速光

如果如創造一個質間和光暗,,一定要一股極大能 ...

咁你果10種分辦係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發表於 3-5-2006 17:43:34 | 只看該作者
我死都唔信我祖先係bacteria!
簡直係貶低自己ge身份
如果你信進化論,你都要信世界上面有"第一因",that's最初的東西
一d inorganic substance點可以用時間變成organic substance再變成有生命的東西
淨係睇下DAN,咁複雜咁有次序,就知唔會係一堆野mix埋變成嫁啦
我寧願信進化論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發表於 3-5-2006 17:44:42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呵呵^^(精銳左) at 2006-5-3 17:19:

咁你果10種分辦係咩?


剛剛找到這..想跟大家分享  ,還有創造論的肯定

http://home.netvigator.com/~jskfung/co/special/s14.html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動物園裡美麗的花孔雀,常常吸引許多游客。它那綠色為底,鑲滿對稱彩色的羽毛,非常耀眼。孔雀開屏,就似一頂勻稱、調和、燦爛奪目的大花傘,確實好看。據進化論者說︰孔雀羽毛這樣美,是為適應印度恆河流域的綠色世界,經漫長的時代而演化成的;要不是有這保護色,它們早就在「生存競爭」的環境中淘汰了。但花孔雀籠旁,卻常常展出全身雪白的白孔雀有一種端麗之美。奇怪的是︰白孔雀居然能以其潔白之驅,也在同一恆河流域的綠色世界中,經歷漫長的年歲,滋生綿延,繁殖後代,直到今日。它們沒有任何保護色,一樣能生存。這用進化理論又是講不通的。

  需要與進化

  波斯貓很美,全身披滿白長毛。更引人注意的是那怪眼睛一隻金黃色、一隻天藍色,被稱為「金銀眼」。據說雙眼功用完全一樣,其金銀眼,完全由於「愛美的天性,競爭的需要」而進化來的。然而其它的動物雖少有這樣的眼睛,卻照樣傳「種」接代,毫無影響。不過,愛美確是動物的天性,更是人類的天性;人都喜愛對鏡自照;鏡中尊容,是「永遠看不厭的哲學書」。人在打扮上所費的時間及代價,每每不惜工本。人類既有這樣強烈的愛美需求,為何經歷了這麼長的年代(據進化論者說的)而至今日;試舉目四望,仍未見遍地多是俊男美女?其實人之需求還多呢︰人何嘗不想入水潛泳,凌空飛翔,黑夜放光?可是人體就是長不出魚鰓,鳥翼,螢光……。連最切需的禦寒之衣都要另加。今後人體也永遠不會進化出毛衣來。

  尾巴會退化?

  談過貓眼睛,再談貓尾巴。君可知尾巴之功能?尾巴用處可大呢!貓之能爬高跳低,不會跌死;是因下跌時尾巴鼓動氣浪,產生平衡緩沖,減慢下降速度,保持身體方位(頭居上,腳朝下)的作用。尾巴割去的貓就易跌死。

  那麼請問︰跳躍於高聳樹枝上的猿猴,難道會不需要尾巴?任憑尾巴退化而「演化」成人?看來恰好相反,「短尾巴猴」更可能是「短命猴」容易跌死,先被淘汰。從「生存競爭的需要」,「用進廢退」的進化角度來說,不但猴子的尾巴不會退化;猿猴的毛皮也決不會退化;因為生活環境始終需要尾巴和毛皮。進化論再有一種說法︰猿猴的生活環境曾從高處趨向地面,這設想也不能成立。現代的研究証明︰猿猴的生活有更朝樹棲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樹棲生活安全、舒適。猴子一天中最危險的時間是在清晨,悄悄下樹,到溪泉旁偷飲水的片刻;這是最易受地面猛獸攻擊。所以猴子一飲完水,即刻向樹上爬!

  其實,別說生活在高處的猴子,就是平地上的大象、牛羊……也都愛惜自己的尾巴。看那象尾巴不斷搖拽,驅趕蚊蠅,何等自在。要是沒有尾巴,怕不給小蟲們叮個半死?現今知道動物的每一樣器官都有用途,連人體的盲腸、腮腺,都有意想不到的大用途。所謂「退化的殘績」已是不能成立的概念。誰能舉行出一樣退化到中途,廢而不用的人體器官或動物器官?事實是︰生物體內既無退化的跡象,亦無進化的跡象。一切傳種接代的繁衍,都按DNA遺傳基因的信息正確傳遞;而DNA本身都非常穩定,不存在亦不需要進化。

  進化程序可信嗎?

  「可是猿猴總是除人以外最聰明的動物吧?」許多人這樣想。那知現在發現︰許多動物都非常聰明,不亞於猿猴;某些方面,甚至更超過猿類。你曾見過馬之複雜舞技,象之機警靈敏,犬之豐富感情嗎?愈來愈多的人認為︰海豚才是最聰明的動物。海豚有複雜的語言訊號,善於分析環境,辨認事物。受訓後能做各種特技表演︰肯集體舞蹈,也願個別演出;又樂意長期與人為伴,極善體察人意,是最富於人情味的動物。海豚經特殊訓練後,能辨別軍艦鋼板的合金成分,還能替人尋找水雷。故此,軍事科學家曾在海豚身上大費功夫,以作軍用。受訓後一條海豚價值三萬美元。可是海豚的智力地位與進化論者想像的進化程序是不一致的;進化論者認為最初的生命現象出現在水中,由簡單而複雜。等到動物從水中變成兩棲動物,再能完全過陸地生活後,就更加聰明,因為陸地生活環境複雜使然。因此水生動物智力就相對地比陸上動物遠為低下。恩格斯在「自然辯証法」一書中就這樣主張。可是現代証明︰海獅、海豹、殺人鯨都非常聰明。都可訓練而表演雜技;還善與人合作共演;精彩絕倫。而海豚從不上陸,更是特別聰明。某些項目,海豚只學幾次就會;猿猴學了上百次還不成。所以進化論者的主觀設想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單細胞也能生生不息,何需進化!

  你看過顯微鏡底下「阿米巴」嗎?阿米巴又叫變形蟲,是被稱為結構最簡單的單細胞動物。活像一個裝了膠水的透明塑膠袋;只是非常小,肉眼看不到。顯微鏡下可見這「膠袋」向某個方向凸出一塊,細胞就徐徐向此方向移動,這就是阿米巴的行路。要是碰到一塊食物,就在細胞壁接觸到的地方開個小口,那個口處就是「口腔」了。等食物進入「體」 內,形成一個圓形「食物胞」。「食物胞」流經之處就是腸胃道。同時漸漸分泌消化液,加以消化,食物逐漸變小。留下的渣滓碰到細胞壁的任何一處,就在那處壁上開口,那開口處就是「肛門」,把渣滓排出體外,再自動封了口,完成了消化、吸收、排泄的完整過程。如附近出現糖粒,它有辨味覓食的功能。何地射來日光,阿米巴有趨光性;何時氣候寒冷,變形蟲也要感受得到,就自動縮成一團,成為球體以縮小散熱的表面面積以禦寒。因球形散熱面積最小。要是繼續變冷,它就增厚細胞壁抗寒,又靜止不動,避免消耗熱量,但並非完全進入「冬眠」狀態;那麼它在幹什麼?原來它躲在細胞壁內進行細胞分裂;等到氣候轉暖時,細胞壁就裂開,出來二個變形蟲,完成繁殖功能。這些過程都極為奇妙複雜,且是在一個極微小之單細胞內進行。可惜,變形蟲卻被進化論者看作最簡單、最原始、最低級的動物;只因它是微乎其微,肉眼不察的單細胞。

  從細胞學的角度來看,那常人鄙視的「阿米巴」卻是功能極多樣,行為極複雜,結構極奇妙的細胞。因為它無眼、無口、無鼻、無大腦、無神經、無肌肉、無骨骼、無血管、無四肢……。一句話,無任何器官與系統;僅僅以一個最簡單的單細胞,卻能進行攝食、消化、吸收、排泄、感覺、行動、呼吸、循環、適應、再生和繁殖等全部生命現象,你說奇妙不奇妙?如何可說這是原始、低級的動物?要知道它還能適應目前如此複雜的生活環境(這些單細胞生物甚至還能自動產生抗體,以對抗人類發明的結構極為複雜的化學藥劑),它又經歷了跟人類同樣悠久的所謂「種族競爭」歷史。看來它的年代,比各種雄碩強悍的恐龍要長得多。巨大的恐龍早已絕跡了,微小的阿米巴卻延續了下來。

  值得深思的是︰阿米巴以單細胞的個體,連一個細胞都未見增加,也無需增加,就足以應付環境的變化,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何需進化!不但是阿米巴,所有動植物的有機組織,都極其穩定,因DNA遺傳基因極其穩定,從未出現物種進化現象,也迄無新的物種出現。從阿米巴的種族史,已可看出全能的上帝創造智慧之無窮。上帝最初創造時是怎樣,就永遠是怎樣。原本創造的是單細胞動物,就可以單細胞的結構,代代相繼,永遠綿延。從最初的第一代,就具備及儲存了以後無限代的發展規律;根本無需進化,也不可能進化!

[ Last edited by 骨奴 on 2006-5-3 at 05:58 PM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發表於 3-5-2006 17:5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發表於 3-5-2006 17:57:48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甚麼 at 2006-5-3 17:51:
http://www.chick.com/zh/b5/reading/tracts/0374/0374_01.asp


你找到了,,真好!!

我post出來吧  





而且,我剛剛又找到個網
http://www.ccgn.nl/ft-book/ysws/11.htm

自從達爾文公佈這種學說以後,各界人士一齊贊助。甚至寫在小學教科書上,以致每人的頭腦之中,都被深刻地印上這種論調。當時人們對神的信仰,大受搖動。因為神借聖經告訴我們,人是神照他自己的形象造的。現在科學家說,人是猿猴變的,是經過魚類、兩栖類、爬蟲類、哺乳類各個階段,多年逐漸進化來的。他們提出一些科學證據,好象非常可靠合理,所以對神造人的講論,認為是一種神話。可是不到五十年,這個學說不但已被另外的科學家打倒了;而且達爾文自己也承認他理論的錯誤,仍舊接受了聖經的說法,就是“神照著他自己的形象造人。”可惜現在還有許多人,受這種學說的遺毒,仍舊說人是猿猴變的,拒絕聖經的教訓。在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發表於 4-5-2006 09:26:41 | 只看該作者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could be use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being caught by predators, howev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not the only usage of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In order to survive, beside themselves have to survive,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they have to ensure that their genes could be inherited, to achieve this, some may develop distinct feather color, for example, bright white, that is the case of white peacock. And survival is not the matter of simply one generation, or present generation,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matter of how to inherit their genes of offspring.

Evolution is probably due to mutation of DNA. So, first, some of the evolution may not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but because of accidental mutation, and if teh mutation could be fixed in the population, then a new species could therefore be created. And in case of protists, they could survive well is the fact, but species derived from them could survive well is also the fact. As I have said, evolution is due to mutations, and some mutations without any advantage would be negative selected by natural selection, thus we could not say the evolutions of protists are utterly useless, and need not to do s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發表於 4-5-2006 12:17:38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帝 at 2006-5-4 09:26: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could be use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being caught by predators, howev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not the only usage of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In  ...


可以轉中文打一次???好唔慣睇成篇英文,,thx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發表於 4-5-2006 20:31:05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帝 at 2006-5-4 09:26: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could be use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being caught by predators, howev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not the only usage of the color of feathers of peacock. In order to survive, beside themselves have to survive,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they have to ensure that their genes could be inherited, to achieve this, some may develop distinct feather color, for example, bright white, that is the case of white peacock. And survival is not the matter of simply one generation, or present generation,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matter of how to inherit their genes of offspring.Evolution is probably due to mutation of DNA. So, first, some of the evolution may not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but because of accidental mutation, and if teh mutation could be fixed in the population, then a new species could therefore be created. And in case of protists, they could survive well is the fact, but species derived from them could survive well is also the fact. As I have said, evolution is due to mutations, and some mutations without any advantage would be negative selected by natural selection, thus we could not say the evolutions of protists are utterly useless, and need not to do so.

孔雀羽毛的顏色能使用保護自己免受由掠食性動物被捉住, 然而, 它被相信這不是孔雀羽毛的顏色的唯一的用法。為了生存, 在他們自己旁邊必須生存, 其它重要因素是, 他們必須保證他們的基因能被繼承, 達到這, 一些也雀}發分明羽毛顏色, 例如, 明亮的白色, 是白色孔雀事例。並且生存不是簡單地一個世代問題, 或禮物世代, 更加重要問題怎樣繼承offspring.Evolution 他們的基因大概歸結於DNA 的變化。如此, 第一, 一些演變不可以由於環境好處, 而是由於偶然變化, 並且如果teh 變化能被固定在人口, 一個新種類能因此然後被創造。並且在單細胞生物的情況下, 他們能生存很好是事實, 但種類從他們被獲得能生存很好並且是事實。如同我說, 演變歸結於變化, 並且一些變化沒有任一好處會是陰性由自然選擇選擇, 因而我們不能說單細胞生物的演變是完全地無用的, 和不需要做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發表於 4-5-2006 20:53:21 | 只看該作者
大部份人都認為自己明白何謂演化(進化和退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發表於 5-5-2006 09:33:14 | 只看該作者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呵呵^^(精銳左) at 2006-5-4 20:53:
大部份人都認為自己明白何謂演化(進化和退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